自2013年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及不良貸款餘額持續出現雙升,至2016年下半年增速方有所放緩。銀監會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5123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83億元,不良貸款率1.74%。
全國政協委員、興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高建平就銀行不良資産處置問題遞交提案。高建平認爲,“不良貸款增長趨勢雖有所放緩,但資産質量實質性改善的拐點還未來到。”當前經濟穩定運行壓力仍然較大,實體經濟面臨的困難仍然較多,部分企業的債務風險暴露可能還會有所增加。因此,加大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産處置力度勢在必行。
中國不良資産剝離始于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我國成立四大AMC公司(東方、信達、華融、長城),這一階段主要由國家政策主導,處理幾大銀行的不良貸款。2005年起,不良資産剝離逐漸向商業化方向進行探索。2008年美次貸危機過後,我國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資産公司在不良資産收購處理中的競争日益加劇,開始布局多元化業務平台。
到如今,不良資産剝離周期已經基本轉變到市場化運營爲主導。在宏觀經濟下行的作用下,我國不良資産開始反彈,不良資産剝離領域面臨新機遇。信泰資本創始合夥人蓬鋼認爲,現階段可能迎來一個新的地産投資周期,即如今在中國市場可能出現因資金問題或違約而産生的不良資産,将成爲地産投資的新機會。
如何提高不良資産處置水平,除了突破傳統處置方式外,不良資産處置機構還需從多方面入手,發掘資産内在價值。浙江省投融資協會會長章建新介紹,當前不良資産處置水平仍不高,主要有四個方面體現,信息不對稱,銀行、資管公司、民營不良資産處置機構各自爲陣;處置手段簡單粗放,三打“打折、打包、打官司”,實際上處置不良資産中有很多金融工具可以用,如資産證券化。企業着眼可以做并購、資産、債務等重組;民間大量引入新生力量,經驗不夠豐富;指導思想過于急功近利,短期行爲。
從行業發展角度,章建新建議,建立一個全國性不良資産處置服務平台,包括信息、培訓、評級等,爲所有處置不良資産的機構服務;參照政府産業引導基金模式,建立相關基金;大膽創新不良資産處置模式,如産業鏈不良資産整合;建議政府整合資源,建立協調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