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添加收藏  |  聯系我們
天津天星陽光投資公司行業動态
公司簡介 Company

“天星之音”-------成功投資者應該具備的特質

   成功投資者應該具備的七個

    有人說投資需要對數字天然敏感,有人說投資靠經驗,但也有人說投資是刻在基因中的直覺,知名投資人馬克·塞勒爾總結了他投資生涯中觀察到偉大投資者的7種特質。這些特質被他稱爲“必須天生具備,若無就此生難尋”。馬克·塞勒爾是對沖基金Sellers Capital Fund創始人,曾在晨星擔任首席股權戰略師。    

    公衆的情緒在絕大多數時候,是随着市場的價格變化而變化,并非領先于市場的價格而變化的。不信,我們可以去觀察在牛市中的流行言論,在2015年從3000點一路上漲時,不少人都相信會像2007年時一樣一路沖破6000點,反觀漫漫熊市中,配合着各大公司裁員,投資人的話題也幾乎總是悲觀的。

    與生俱來的從衆心理,和從小被各種獎勵刺激而固化的對群體贊許的渴望,導緻絕大多數投資者無法從大衆的心理趨勢中自拔出來,并最終做到以和大衆相同爲恐懼、相反爲興奮。但是,這種特立獨行的品質,卻是古往今來一切偉大投資者必備的要素。也許,正是因爲這種特質的難得,才使得偉大投資者出現的頻率如此之低吧。這也是巴菲特的名言“在他人貪婪時恐懼,在他人恐懼時貪婪”一直被廣爲傳頌卻少有人能做到的原因所在。

    而常人所常提到的經驗、閱讀整合等能力在他看來也并非優秀投資人所必備的特征,因爲無法建立屬于自己的“護城河”——“我不認爲投資表現與閱讀數量之間呈正相關關系,你的知識積累達到某個關鍵點後,再多閱讀就會呈收益遞減效應”。經驗也是另一件被高估的事情,它當然很重要,但并不是獲得競争優勢的資源,而僅僅是另一張必需的入場券。因爲經驗積累到某一點後,其價值就開始收益遞減。那麽,什麽是馬克·塞勒爾總結的偉大投資人都所具備的特征呢?在哈佛大學的一次演講中,馬克詳細的進行了闡述。

第一個特質

    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賣掉股票的能力。每個人都認爲自己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當1987年10月19這天到來的時候(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市場徹底崩潰,幾乎沒人有膽量再買入股票。而在1999年(次年即是納斯達克大崩盤),市場幾乎每天都在上揚,你不會允許自己賣掉股票,因爲你擔心會落後于他人。絕大多數管理财富的人都有MBA學位和高智商,讀過很多書。到1999年底,這些人也都确信股票被估值過高,但他們不能允許自己把錢撤離賭台,其原因正是巴菲特所說的“制度性強制力”(institutional imperative)。

第二個特質

    偉大投資者是那種極度着迷于投資,他們把它當做一場遊戲,并有極強獲勝欲的人。他們不隻是享受投資的樂趣——投資就是他們的生命。他們清晨醒來時,即使還在半夢半醒之間,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們研究過的股票,或者是他們考慮要賣掉的股票,又或者是他們的投資組合将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什麽以及如何規避它。他們的頭腦始終處在雲端,夢想着股票。不幸的是,你們(對台下哈佛的學生說)無法學習這種對于某種東西的執迷,這是天生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強迫症,你就不可能成爲下一個布魯斯·博克維茨( Fairholme Funds的創始人,選股思路深受巴菲特影響,組合集中、低換手率、很少越界)。

第三個特質

    從過去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強烈意願。這點對于人們來說是難以做到的,讓偉大投資者脫穎而出的正是這種從自己過去錯誤中學習以避免重犯的強烈渴望。大多數人都會忽略他們曾做過的愚蠢決定,繼續向前沖。用來形容他們的詞就是“壓抑”(repression)。但是如果你忽略往的錯誤而不是全面分析它,毫無疑問你在将來的職業生涯中還會犯相似的錯。事實上,即便你确實去分析了,重複犯錯也是很難避免的。

第四個特質

     基于常識的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大部分人都知道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1990年代中期的國際四大對沖基金之一,1998年因爲俄羅斯金融風暴而瀕臨破産)的故事,一個由六七十位博士組成的團隊,擁有最精妙的風險分析模型,卻沒能發現事後看來顯見的問題:他們承擔了過高的風險。他們從不停下來問自己一句:“嗨,雖然電腦認爲這樣可行,但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行得通呢?”這種能力在人類中的常見度也許并不像你認爲的那樣高。我相信最優秀的風險控制系統就是常識,但是人們卻仍會習慣聽從電腦的意見,讓自己安然睡去。他們忽視了常識,我看到這個錯誤在投資界一再上演。

第五個特質

    偉大的投資家都對于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對批評的時候。巴菲特堅持不投身瘋狂的網絡熱潮,盡管人們公開批評他忽略科技股。當其他人都放棄了價值投資的時候,巴菲特依然巋然不動。《巴倫周刊》爲此把他做成了封面人物,标題是“沃倫,你哪兒出錯了?”當然,事後這進一步證明了巴菲特的智慧,《巴倫周刊》則變成了完美的反面教材。就個人而言,我很驚訝于大多數投資者對他們所買股票的信心之微弱。根據凱利公式(Kelly Formula,一個可用于判斷投資和賭博風險的數學公式),投資組合中的20%可以放在一支股票上,但很多投資人隻放2%。從數學上來說,運用凱利公式,把2%的投資放在一支股票上,相當于賭它隻有51%的上漲可能性,49%的可能性是下跌。爲何要浪費時間去打這個賭呢?這幫人拿着100萬美元的年薪,隻是去尋找哪些股票有51%的上漲可能性?簡直是有病。

第六個特質

    左右腦都很好用,而不僅僅是開動左腦(左腦擅長數學和組織)。在商學院,我曾經遇到過很多天資聰穎的人。不過主修金融的人,寫的東西一文不值,他們也無法創造性地看待問題,對此我頗感震驚。後來我明白了,一些非常聰明的人隻用一半大腦思考,這樣足以讓你在世上立足,可是如果要成爲一個和主流人群思考方式不同的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投資家,這還遠遠不夠。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右腦占主導的人,你很可能讨厭數學,然後通常就無法進入金融界了。所以金融人士很可能左腦極其發達,我認爲這是個問題。我相信一個偉大投資家的兩邊大腦都發揮作用。作爲一個投資家,你需要進行計算,要有邏輯合理的投資理論,這都是你的左腦做的事情。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根據微妙線索來判斷該公司的管理團隊。你需要靜下心來,在腦中勾畫出當前情勢的大圖景,而不是往裏去分析。你要具備幽默感、謙卑的心态和基本常識。還有最重要的,我認爲你也得是一個好的寫作者。看看巴菲特,他是商業世界裏最傑出的寫作者之一,他同時也是古往今來最好的投資家之一絕非偶然。如果你無法清晰地寫作,我認爲你也不能清楚地思考。如果不能清楚地思考,你就會陷入麻煩。很多人擁有天才般的智商,卻不能清楚地思考問題,盡管他們心算就能得出債券或者期權的價格。

第七個特質

    最後、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少見的一項特質:獨立思考。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這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當股票開始下跌,人們很難堅持承受損失而不抛出股票。市場整體下降時,人們很難決定買進更多股票以使成本攤薄,甚至很難決定将錢再投入股票中。人們不喜歡承受暫時性的痛苦,即便從長遠來看會有更好的收益。很少有投資家能應對高回報率所必須經曆的短期波動。他們将短期波動等同于風險。這是極不理性的。風險意味着你若押錯了寶,就得賠錢。而相對短時期内的上下波動并不等于損失,因此也不是風險,除非你在市場跌到谷底時陷入恐慌,被損失吓得大亂陣腳。但是多數人不會以這種方式看問題,他們的大腦不容許他們這麽想。恐慌本能會入侵,然後切斷正常思考的能力。

塞勒爾稱,這些特質通常都會在青少年的時候就顯現出來,并一直陪伴,聰明的投資人們,你們中了幾條?不過話說回來,但即使沒有辦法成爲偉大的投資者也不必灰心,畢竟每個人生來都有屬于自己的專長,而投資這樣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讓偉大的投資者們來幫助管理資産,或許反而是最直接有效的進階之路。

轉載自“看懂投資”----微信公衆号